村村響設備
村村響系統主要功能是收轉播中央、縣、區下傳的廣播節目,或播出本縣廣播電臺自己編輯的廣播節目(如縣新聞、經濟動態、重大通知以及政府的各類政策等)。廣播前端為系統平臺的最高級別,主要設備有電腦主機、數字智能廣播播控軟件、廣播節目播出平臺、數字編碼控制器、音頻編碼器電話播出控制器(短信播控功能,電話播控功能)等。數字智能廣播播控軟件根據需要,對整個廣播系統進行管理整;縣廣播電臺臺為整個廣播系統提供節目信號,可以進行整個縣日常廣播;縣政府或其他授權單位可通過電話或短信進行應急插播。
其它政府職能部門如需進行電話應急廣播時,只需撥打連接在機房電話編碼控制器上的電話號碼,在通過編碼控制器內的密鑰認證后,編碼控制器可優先將電話送來的控制和音頻信號一同輸出到數字電視調制器調制輸出,從而實現縣其它政府職能部門的應急電話廣播。
系統建成后,安裝在廣播機房數字智能編碼控制器還可按每天預設在編碼控制器內部的定時流程程序,定時自動打開整個縣縣各鄉鎮、村的數字智能廣播系統各級設備,進行定時廣播。
系統主要功能
(1) 廣播村村響系統應具備縣、鄉、村三級廣播節目播發和語音直接播發功能,同時支持緊急廣播。
(2) 各級村村響前端能自主運行??h級前端可按播出表自動播出,鄉級、村級前端按控制信號自動轉播節目,可無人值守。
(3) 縣、鄉兩級應具備對下一級分區域控制播出能力,實現最小控制單元到行政村的分區域廣播。
(4) 縣、鄉、村三級聯動可控,可根據需要設置縣、鄉、村三級廣播的優先級別。
(5)上級傳輸網絡中斷或設備故障應不影響本級和下級自主廣播功能。
(6)鄉、村兩級前端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可具有在緊急廣播權限下通過手機、固定電話或互聯網等方式進行遠程控制播發的功能。日常廣播不得使用遠程控制播發功能。
(7)廣播村村響控制信號的傳輸采用RDS調頻副載波方式,信號的調制特性、消息格式、編碼尋址和安全要求等數據通訊需符合《四川省廣播村村響系統-控制協議》的要求。
(8)縣級前端須配置村村響管理軟件(SCM-G),對區域內廣播村村響進行管理,并與同級應急廣播管理平臺實現對接;鄉、村兩級前端可根據需要配置村村響管理軟件(SCM-G)。
(9)緊急廣播優先于日常廣播,并只對本級和下級有效。
(10)系統應具備抗干擾、防插播、防盜播等技術措施,確保安全播出。
(11) 前端機房的供電須安全可靠,縣級和鄉級前端應配置UPS電源,電源容量至少保證30分鐘播出需要。
(12) 安全播出,防非法信號插播、盜播功能(突出安全播出的抗非法信號攻擊系統)
通過對控制信號的加密協議,可尋址收擴機能自動識別輸入信號的合法性。當有非法信號低于正常廣播信號以上不影響正常廣播,當有非法信號高于正常廣播信號時或者同頻干擾攻擊時,可尋址收擴機將會在設定時間(如3秒)內終止廣播,待干擾信號消失,可尋址收擴機自動恢復正常工作,在廣播開機狀態,若有非法信號入侵,如對廣播進行同頻干擾攻擊,則廣播馬上自動關機,待干擾信號消失,廣播又自動恢復正常工作。
整個系統具備完善的抗干擾、防插播、防盜播、防錯播、防漏播等安全播出技術措施,確保系統安全播出。
(13) 電話廣播、短信轉語音自動廣播功能
可以通過固定電話線路或者無線手機信號,把音頻信號傳送到控制中心,然后由控制中心按照優先級別裁定后對音頻信息進行廣播。 電話廣播時,系統需要對來電進行合法性認證,以防非法電話廣播。認證方式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各級領導、應急辦、公安等部門可以通過應急電話遠程接入,通過手機,信息發布系統軟件,將應急短信文字轉換成為語音自動廣播,實現多部門應急聯動;
廣播終端接收系統
采用地面數字電視、FM調頻(無線/有線)傳輸、終端用收擴音機和音柱進行廣播播出。收擴音機主要用于農村開闊地方,音柱主要用于城鎮或者人口密集的村、社區。
數字機頂盒同步具備廣播功能,與外面音柱廣播聲音一致。用于家庭觀看電視時候同時,考慮環境噪音、正常接收到應急廣播信息。